能胜强敌者,先自胜者也。百年来,在黑暗中诞生、在苦难中成长、在挫折中奋起、在奋斗中壮大,一个始终居安思危的党,惕厉自省、慎终如始。
“年景好时,旺季期间房间都能住满,收入十分可观。”有时,刘长富还会为外地游客做锅包肉、地三鲜等东北美食,不仅抓住游客的胃,更是留住游客的心,让他们成为雪乡的“回头客”。
这是希腊比雷埃夫斯港(2019年1月16日摄,无人机照片)。新华社记者吴鲁摄
这是回应时代之问的中国担当。联合国维和行动第二大出资国和重要出兵国、经济全球化的坚定倡导者、全球气候治理的积极参与者、始终站在国际抗疫合作的“第一方阵”……在中国身上,世界看到了“大国的样子”。从雁栖湖畔到西子湖畔,从联合国讲台到达沃斯小镇,从亚洲文明盛会到全球性政党峰会,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凝聚起中国梦与世界各国人民的美好梦想。
2022年,中办、国办印发的《关于规范村级组织工作事务、机制牌子和证明事项的意见》精准施策,进一步把村级组织和村干部从形式主义的束缚中解脱出来。
在黑龙江省哈尔滨新区江北一体发展区(自贸试验区哈尔滨片区)政务服务大厅,市民在办理业务(2022年7月12日摄)。新华社记者张涛摄
泰国是“全球发展倡议之友小组”成员之一,在泰国副总理兼外交部长敦·帕马威奈看来,全球发展倡议和全球安全倡议展现了中国“为促进世界可持续发展与和平的努力”。英国48家集团俱乐部主席斯蒂芬·佩里从中国倡议中感受到强烈的共同体意识:“‘不可分割的安全共同体’与‘人类命运共同体’‘共同富裕’等习主席倡导的一系列理念紧密相连。我认为,在未来5到10年,这些理念将影响各国领导层的思想和生活。”